【網絡中國節?清明】踏青迎春,不負清明好時景
又是一年春草綠,桃花盛放正清明。無論是二十四節氣,還是中華傳統節日,清明都是一個重要的時節。一年一清明,一歲一追思。在這個凝聚著家國情懷的節日里,人們祭奠祖先、緬懷先輩、致敬英雄,從中感悟著生命的意義。同時,清明又是最為生機勃發的時日——料峭的春寒漸漸退場,犁新的耕地散發出青草的氣息,淅淅瀝瀝的小雨在潤物無聲……放眼望去,滿目都是一幅幅春光怡人的畫卷。崇尚自然的中國人,怎會錯過這難得的好時光。他們迎著柔和的陽光,踏青徜徉于山水之間。
中華傳統文化之中飽含對人與自然的關系、人與人的關系的認知與思考,是古今貫通的集大成者。踏青作為清明時節的重要活動之一,同樣有著悠久的歷史沉淀。踏青在古時叫探春、尋春,風俗至唐宋尤盛。唐代大詩人王維在詩句“少年分日作遨游,不用清明兼上巳”中,就表達了當時的人們對于踏青游玩的喜好。作為具有悠久農耕文明的國度,中國人骨子里的樸實和勤勞,也賦予了踏青不一樣的內涵:既感嘆于造物主對于一方水土的厚愛,也驚喜于山水之間的寫意,日后逐漸形成了“人與自然”和諧共存的理念。
對于華夏兒女來說,踏的是青,迎的是春。一年之計在于春。“春”這個字,對于中國人而言,實在是一字千鈞,春節作為“萬節之首”,也印證了此番寓意。當然,如果說春節尚處于數九寒天的話,那么清明則是一個適合代表春天的寫意節日。此時,云煙輕卷、草木微搖,田野間散發著五谷的濕潤,播種、采茶、植樹、賞花等農耕活動都到了應景之時,踏青成為一種情感與時節的雙向奔赴。此情此景,難免會發出“最美不過四月天”的感慨。
何謂清明?古人有言頗為應景:“萬物生長此時,皆清潔而明凈。”中國人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,敬畏自然、尊重自然,是世代傳承的民族認同。清明節正值順應天時地宜的時期,開展踏青迎春的民俗活動,代表著中國人對于自然和環境的熱愛和向往。民族的,也是世界的。和清明時節處在同一月份的世界地球日,亦是旨在提高民眾對于現有環境問題的認識,動員民眾參與環保運動,通過綠色低碳生活,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。當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踏青迎春等活動來擁抱山水,一種順應時代發展的普遍共識也就日漸凝聚了起來。
踏青迎春,不負清明好時景。暖暖的陽光、清新的空氣、萌發的花草……清明呈現的春和景明之色,讓人更覺得一個良好生態環境對于美好生活的重要意義。從踏青所見的山水清明之中,聯想到思想清明、言行清明,清明節不僅是綠色與生態的辯證,更有由表及里的感悟。這些,同樣是民俗活動帶來的啟發,其意義不可小覷。在芬芳花海、郁郁草地和蔥蔥青林之中暢游一番,在負氧離子的包圍之中,我們又感覺到了體育健身帶來的能量滿滿。這樣一個清明,將更增強我們對于傳統節日的認同感。
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“陸豐市人民政府”門戶網站,是否繼續?